近日,中央网信办、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、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的通知》,在浙江省、安徽省、福建省、山东省、河南省、重庆市、四川省、陕西省等8个重点省(市)部署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。
紧盯工作目标,形成工作合力。通过2年左右时间,重点省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突出进展。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,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壮大,农村网络零售额稳步增长,城乡数字鸿沟加速弥合,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,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高,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实现“双增收”,带动全国数字乡村发展迈上新台阶。重点省结合所辖县经济基础、资源禀赋、参与意愿等实际情况,确定纳入专项行动范围的县比例。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,建立完善工作机制,加强政策支持、人才保障、跟踪监测和宣传推广,营造各地互学互鉴、共促共进的良好氛围。
筑牢发展底座,建强基础设施。提升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,按需推进农村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,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,夯实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基础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力度,不断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质量,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,推动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向基层延伸,持续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,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。坚持以人为本、内生驱动的原则,立足本地发展实际,探索不同区域条件下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和方法,不搞“一刀切”、齐步走,杜绝“形象工程”,打造一批有特色、有亮点的发展样板,挖掘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典型模式。
拓展应用场景,享受数字红利。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加快制度、机制、模式和技术创新,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,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,深化“数商兴农”,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、质量优、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,加快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,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。多措并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,开展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,释放涉农数据要素乘数效应,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农民增收。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,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,有效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,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。
拓宽治理渠道,激发内生动力。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,积极打造智慧农业发展高地,加快5G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,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。深化数字惠农便民服务,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信息服务体系,深化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,让广大农民更好享受数字红利。打造智慧乡村治理体系,推进涉农数据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,深化整治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,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,加快弥合城乡“数字鸿沟”,更好凸显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,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。
积极开拓创新,助力乡村振兴。以数字乡村建设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坚持城乡融合发展,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引领,以建立完善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为目标,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,把农民是否真正受益作为衡量标准,充分发挥信息化赋能作用,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民增收入、农村增活力,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。( 秦平 )